群众纪律的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0日  浏览次数:

打印

  一、群众纪律的内涵
  党的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群众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密切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更具有政党纪律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的群众纪律,做群众的“贴心人”,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从第一百一十二条到第一百二十条,共9条。按照违纪违法行为分类,共分为4大类:
  1.侵害群众利益(112条-115条);
  2.漠视群众利益(116条-118条);
  3.侵犯群众知情权(119条);
  4.其他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120条,兜底条款)。
  接下来我们观看一个小视频,直观感受违反群众纪律的几种行为。
  
  三、违反群众纪律处分行为章节的特点
  2015年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单设为一类,恢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关于群众纪律的优良传统,以期通过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严厉惩处,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此次修订完善了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违纪条款;还增加了不按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知情权行为的违纪条款。
  2018年修订时,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论述,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吸收党章以及相关党内法规的规定,聚焦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重加重处分,增加对利用黑恶势力欺压群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行为的处分规定,完善对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处分规定。新增了一条兜底条款。实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可能出现没有遇到的,或者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列举的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通过本条的规定,不论是何种新型的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都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理。
  《条例》在群众纪律方面的修订,再一次对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做法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亮明了不可触碰的底线。同时增加兜底条款使《条例》所规定的内容更加严密,增强了适用的广度,从根本上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四、典型案例分析及警示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公布的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的案例来看,2018年至今公布199个案例中,涉及违反群众纪律的有9人,占比4.52%。这反映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工作能力不足,出现了漠视群众利益的言行,违反了群众纪律,受到了处分。
  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孟伟,违反群众纪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关问题长期不解决,造成不良影响。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许臻,违反群众纪律,对待员工态度恶劣、简单粗暴,在单位内部造成不良影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南局原分党组书记、局长袁昌模,违反群众纪律,脱离实际盲目开展扶贫项目建设,致使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遭受较大损失。
  冶金地质近几年办理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未发现有违反群众纪律的案例。但冶金地质正处于改革改制的攻坚区和深水区,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分配,尤其是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最容易引起思想的波动,产生抵触改革的“负能量”。冶金地质所属二级单位正在推进“减员增效”,直接关系到一部分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的权益和生活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障职工群众的权益和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不要只顾及企业本身的利益和发展,而忽略职工群众的权益和生活问题,从而发生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
  五、有关要求
  1.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结合近期如火如荼的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筑牢群众根基,把“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转变干部作风,持续优化基层政治生态,推动冶金地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
  2.各级纪检机构要统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明察暗访,加强对基层群众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问题从严查处、及时曝光,把纪律的震慑传导到基层。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对责任落实不力导致违反群众纪律问题突出、基层干部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等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对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维护党纪的严肃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3.党的形象来自于每一个党员个体的行为表现,党的形象需要每一个党员来维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心中有职工群众,走进职工群众,真诚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真实反映职工群众愿望、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准确了解职工群众的所忧所盼,有立场、有感情、有温度、有艺术、有力度地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更要深刻认识严守群众纪律的重要性,坚决制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