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匠心铸就找矿路

来源:中南局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浏览次数:

打印

  第一篇:匠心铸就找矿路——记“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李朗田
  第二篇:青春列阵书芳华——“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青年骨干写真
  
  第一篇
  匠心铸就找矿路
  ——记“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李朗田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简称“双十”)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组织实施的“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喜获“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殊荣。该项目凭什么在全国地质行业推荐的90项成果中,最后脱颖而出呢?带着疑问,笔者走近了项目负责人李朗田。
  织密一张捕获成功的大网  
  “2016年2月,当接到项目负责人的任命时,压力特别大,第一次主持这么大型的矿调项目,心里没有底。”谈到当初接手项目的感受时,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李朗田依然记忆犹新。
  该项目投资总金额11032万元,工作区域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大部分地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下设14个子项目和2个科研专题,分别由总局所属的7个局(院)具体执行,共计200多人参与。项目所需的部分技术手段,大部分单位过去没有接触过。要想组织实施好项目,取得找矿突破,绝非易事。
  在项目实施运行之初,总局即给予大力支持和协调指导,这让李朗田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
  “这么大摊子,这么多子项目,这么多人参与,不能漫山遍野地随便把队伍撒出去,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才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李朗田和同事们开始忙碌于项目搭建,首当其冲的是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规范标准,只有“统一”,才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好力都发在刀刃上。他们全面收集相关工作规范,根据中调局项目管理办法、矿调工作指南,借鉴大型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经验,梳理制定出项目管理细则、矿调技术工作细则、PRB库数据录入细则、地球化学普查工作细则等,为项目实施统一了管理流程、野外操作流程、技术工作要求以及成果表达的具体标准。
  接受采访时,李朗田向笔者展示了十几本规程规范,只见每本里面都用铅笔密密麻麻地标记着形状各异的符号和工整的文字注释。“不容易啊!”看着这些被翻得褪了色的书籍、资料,李朗田感叹道。
  为了进一步夯实二级项目质量,他们搭建工作平台,建立了工作群,用于日常布置任务、沟通交流、反映问题、学习讨论等,确保信息传输及时、沟通顺畅;推行周汇报工作制度,实时把控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各子项目质量、进度;建立了专家咨询系统,每年开展中期检查和年度验收;成立了项目专家组,聘请知名专家王永基、薛友智、赵银海等担任技术顾问,全程跟踪项目实施。如遇到关键地质问题、技术难题,多次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吕志成、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潘仲芳、扬子工程首席科学家牛志军、贵州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周琦等教授,现场研讨指导,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一张以二级项目为中心,以各子项目为辐射,以各种规范细则、运行系统、工作平台为网格的大网就此织就,拉开了湘西-滇东地区地质调查大幕。
  一份精彩的成绩单
  区域地质工作程度低,如何部署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项目实施的方向,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李朗田和同事反复研究区域矿产勘查资料、矿山开采资料及国内外锰矿勘查成果等,奔赴各地多次现场勘查、调研,组织专家研讨交流,最终确定出各子项目工作重点区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采取的工作手段,形成项目总体工作方案,为各子项目具体实施擎画出了纲目。
  2016年4月,各路人马汇聚武汉,接受湘西-滇东地区锰矿地质调查方法集训。
  宏观战略既定,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如何快速突破、怎样才能找到矿,又成了项目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李朗田常说:“实施项目马虎不得,须做到读万卷书(地质资料),行万里路。”他经常背着包,奔赴各子项目现场踏勘,横跨大半个中国,辗转几千公里,背回来几十公斤重的标本。这些可是他的“宝贝”,他每天除过查阅资料,就是抱着这些标本,拿着放大镜研究,经常到深夜。一旦和这些“宝贝”碰撞出思想火花,或者突然想到新的点子,他会立即发消息给项目人员。项目上大部分人都收到过他半夜三更发来的工作信息。他还会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成果邮寄给各子项目学习,推动全员跟进理论前沿。每个周一,他都会雷打不动给各子项目打电话,询问项目进展,针对重点难点,逐个支招破解。
  在对主要成锰期典型矿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模型,经过靶区优选及工程验证,逐渐揭开了地质调查区地下锰矿的层层神秘面纱,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份成绩单:
  2016年,项目实施第一年即取得大捷,在广西某地区发现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炭系锰矿。圈定出两个锰矿找矿靶区。提出了两个靶区均由塘岭复式背斜控矿,若在两个靶区之间施工钻孔,可将两个靶区连成一个完整矿床的认识。在两个靶区之间施工了部分钻孔,见矿情况良好。结合广西区勘查基金投入取得的找矿成果,该区累计探获锰矿石资源量达数千万吨。
  2017年又一个捷报传来,“云南省广南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发现了三叠系下统石炮组含锰新层位。
  项目人员在云南省广南县一带发现地表有1处氧化锰矿出露,他们立即对该线索开展进一步追踪,结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发现矿体位于下三叠统石炮组内,该层位锰矿在滇黔桂盆地内属新发现含锰层位,矿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随后在区内开展1:500实测剖面、1:1万地质填图、探槽揭露及取样等地质工作,在那凹一带沿走向控制矿体10公里,共发现3层锰矿体。
  找矿理论突破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2016年春节过后,李朗田仔细研读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报告》等资料。一个问题在他脑海里不时萦绕:贵州、湖南同处于湘黔成锰盆地,成矿条件极其相似,二者锰矿探获的成果却相去甚远,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必须重新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寻找突破口。
  近2年时间内,李朗田带领项目人员深入开展了扬子陆块东南缘南华系锰矿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研究。在经过了无数次研讨交流后,终于在“鄂东地区热液矿床构造节点成矿”启发下,以“内源外生”成矿理论为指导,总结出湘黔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已探明的大型、超大型锰矿,往往呈线状、等间距展布在聚锰槽盆中,受基底平移断裂和同沉积断裂“行”“列”交汇控制,提出“凹中凹”或“盆中盆”控制锰矿沉积中心的新认识,改变了湘潭成锰盆地北东向断陷槽控矿的传统认识,建立了扬子陆块东南缘“南华式”沉积型锰矿成锰槽盆演化及成矿模式,并得到初步验证。
  经过3年的探寻,项目完成了1:5万矿产地质调查21052平方公里,新发现矿(化)点90处,提交新发现矿产地12处,圈定找矿靶区25处,探获锰矿资源量5620万吨。提交了1:5万矿产地质图43幅及图幅说明书,编制了1:150万、1:50万、1:20万各比例尺系列图件和相关数据库建库报告。
  成功背后的故事
  一个个目标任务演变成一项项沉甸甸的找矿成果背后,饱含着李朗田无数的艰辛和默默的奉献。
  他个头不高,目光如炬,思维敏捷且幽默风趣,看似瘦弱的身板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项目实施的每一年,李朗田都会马不停蹄地跑遍14个子项目,开展现场检查。子项目所在区域均是高山密林、地形陡峭,每天上山工作至少花费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这个持续近2个月的与崇山峻岭的“拉锯大战”中,是精力与体力的极大挑战,快60岁的他不分白天黑夜,坚持深入勘查一线。由于连续多天都没休息好,一天傍晚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似睡非睡间,他猛然想到几个数据,立刻敲击电脑键盘,等处理完这些数据的时候,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2019年7月是二级项目报告评审的截止时间,为了更好地组织完成报告的编写,他提前半年开始筹划。报告提纲的编写,他更是拿出了“绣花针”功夫,每天加班加点查找资料、整理、编写,请专家多次会审讨论,一遍遍修改完善,终于换来各方均满意的“超级”提纲的诞生。这份提纲细化到四级标题,内容全面、逻辑严密、条目清晰。项目人员只需按图索骥,就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成果报告。最终,成果报告一次性通过评审,并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
  他高度重视野外工作,考核极其严格,将每种工作手段抽查率控制在20%以上,一旦发现不合格,全部推倒重来。2016年中期项目检查时,发现一个子项目,由于对矿产调查规范理解不到位,造成工作重点出现偏差。他说一不二,不留一点情面,当场开出整改意见,要求项目全部重做补测,并对各种工作手段一一进行了现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换来了高质量,二级项目在总局组织的野外验收中获评优秀,并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野外验收审核。
  他一心扑在项目上,家里上上下下全靠妻子一个人打理,妻子以前生过一场大病,身体一直不好,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李朗田没有后顾之忧。除了感激,李朗田心里更多的是愧疚。项目一旦运行,他绝不允许自己抽身出来,就像两个咬合的齿轮,启动之后,绝不会单方面宣布停止。二级项目每年中期检查均是在中秋、国庆期间,万家团聚的时刻,李朗田白天奔波于大山密林之中,夜晚埋头整理资料。节日的月光皎洁如画,他也顾不得抬头看一下。
  项目人员视他为良师为益友。每次安排工作,李朗田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问他们的想法。项目人员遇到技术问题,没有一次不是手把手教。一次,在一个锰矿报告里需要计算未来十年内锰矿的需求量,他特意把线型回归方程公式整理出来,并利用EXCEL表格向他们演示推理计算、建立需求预测模型详细过程。他关心项目人员,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思想、工作、生活状况。他总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技术人员,说起项目部年轻人,总是很骄傲地说:“这些孩子们不得了(项目成员大部分是80后,李朗田总是亲切地称他们为孩子们),都很厉害,很能干,能吃苦,二级项目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主要就是靠他们!”  
  李朗田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辈子只想干好找矿这一件事”。这是他的心愿,更是一颗匠心。这匠心,是吃苦和奉献,是担当和责任,是否定之否定后的痛苦快乐。正是这匠心,铸就了光辉灿烂的地质找矿路!
  
  第二篇
  青春列阵书芳华
  ——“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 青年骨干写真
  斩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的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由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负责组织实施,中南局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湖北省劳动模范李朗田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14个子项目和2个科研专题,由来自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7个局(院)的200多人组成。工作区域涵盖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大部分地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在地图上正好呈“V”字型排列,就像是200多个热血地质青年,站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上摆出的“胜利”姿势。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铁脚“黑山羊”
  江沙是子项目广西某地区锰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是个性格沉稳、能力出色的85后。野外踏勘他总是走在最前面,每天背着地质工具和采集的样品,跑十几、二十几公里山路,很多同事都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他却不急不徐、轻松自如,为此,小伙伴们给他取了个形象的外号——“黑山羊”,特指那些村民不管不顾、在崇山峻岭中行动自如的铁脚山羊。
  有同事统计,在执行项目的3年里,江沙和同伴就用双脚丈量了上万公里的山路。白天出野外,晚上整理资料,还要查阅所有项目人员的工作记录,做完这些工作,就到了下半夜。项目执行期间,每到节假日,江沙都安排其他同事轮休,他则坚守在项目部。江沙做事细致用心,无论是编写报告,还是在电脑上制作图件,都会认真琢磨,细到对每个字句、每个标点进行反复推敲,直到觉得尽善尽美,才肯罢休。他负责的两个子项目,均被评为优秀。在该地区发现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石炭系锰矿的过程中,江沙作出了重要贡献。
  拼命三郎
  肖德长是子项目“贵州省从江—黎平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和江沙一样,他性格内敛,踏实勤奋,在贵州扎根3年,几乎爬遍了那里的高山,踏遍了那里的沟壑,人称“拼命三郎”。
  每天天刚亮,肖德长和同事便背上装备出野外。勘查区域面积大,沟壑纵横,山高陡峭,再加上植被茂密,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山民们设置很多兽夹,这为勘查增加了难度。每次出野外,肖德长和同事们都要小心翼翼地拿着棍子边走边在灌木丛中敲敲打打,最多的时候,一天之中碰到过大大小小5个夹子。虽然足够小心,但这种夹子反应灵敏,防不胜防,一次,肖德长还是被夹住了脚,血流不止,疼得在地上打滚,几个同事合力搬弄,才把他的脚解救出来。直到现在,还能看见他脚上那道深深的疤痕。
  夏天是野外勘查的黄金季节,但由于天气炎热,体力消耗大,汗水如雨水般泻下,不及时补充水分极有可能中暑脱水,而每个人背的水量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寻找水源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为了解渴,一路上,碰见水沟,就渴水沟里的水,碰见河流,就喝河流里的水。如果幸运,能够碰上山泉,就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事了。但救命的水源地,在冬天却成了他们最大的障碍。一次,肖德长带领项目人员攀爬了几个山头,下到一个陡峭的山坡后,一条湍急的河流却挡住了去路。环顾四周,对岸是垂直地面的山崖,身后是陡峭的山坡,顺着河流及目之处,尽是高山陡崖。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原路返回,要么趟着河流走,原路返回对地质工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趟着河流走正好可以摸清这一带的地质情况。没有犹豫,肖德长和同伴选择了趟河。初冬的山里,已经寒气逼人,河水只有几度,为防止被河水冲倒,他们胳膊挽着胳膊艰难前行,河水最深处达到腰部,就这样整整走了4个小时,趟过了5公里长的河,才到了较为开阔的地方。上了岸,早已冻得瑟瑟发抖,皮肤被冻成了紫青色,回到驻地已是深夜。
  黄金搭档
  雷玉龙,是子项目“扬子陆块东南缘南华系锰矿科研专题”项目负责人,是位经验丰富的60后。该项目还有一个小伙子,叫龚光林,一个阳光帅气的85后,平时,雷玉龙喊他小龚。3年里,两人共解难题、共破难关,是大家眼里攻无不克的“黄金搭档”。
  人们常说做科研是寂寞的,雷玉龙却乐在其中,每次接到项目任务时,都无比兴奋。他觉得通过探索,发掘出问题的答案,解开疑惑的过程,是件奇妙无比的事。经常为了弄明白野外勘查时发现的一个异常,雷玉龙坐在电脑前反演推理,一整天都一动不动。他的办公室摆放着很多地质资料,大部分是原始资料。小龚遇到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详细解答,并迅速在一堆资料中翻出一本,准确找到出处。
  搜集资料是项浩大工程,项目涉及区域面积广,花费了整整半年时间,才算理出了头绪。这段时间里,雷玉龙和龚光林跑遍了湖南、重庆、贵州、广西等地档案馆、资料室。为了编绘“扬子陆块东南缘湘黔地区南华系锰矿地质矿产图”,他们翻阅各省地质志,梳理地质单元划分依据,求同存异,统一编排绘制全新的工作区域地质图。为了明确一个认识,他们往往争论探讨很久,很多次忘记了吃饭时间,待跑到食堂,饭菜早已售完,两人就买包方便面凑合一顿。项目野外勘查和南方梅雨季节不期而遇,为了尽快完成野外勘查任务,雷玉龙和龚光林还经常冒着雨踏勘。一次,雨越下越大,电闪雷鸣,他们仍然坚定前行,直到暴雨倾盆,视线严重受阻,山坡打滑得厉害,才不得不回撤,待雨稍微转小,又再次出发,坚持完成了踏勘任务。
  离别多,无法顾家,早已成为地质人的生活常态。小龚这一段的工作地点在长沙和武汉两地,他妻子在湖北汉川老家,长期分居两地,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妻子视频通话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妻子怀孕已近7个月,加上身体弱,很是辛苦,小龚只能通过电话安慰关心妻子。2018年底的一个深夜,正在长沙办公室加班的小龚,忽然接到在汉川老家妻子的来电——出事了,妻子意外大出血。几乎半年时间都没有顾上回家的小龚第一次踏上了回家路,幸运的是,妻子送医及时,躲过了一劫。妻子之前两次住院手术,他都因工作没能回来照顾,妻子从来没有抱怨过。看着病床上脸色惨白的妻子,小龚眼里的泪水决堤般涌了出来。为了不耽误项目进程,小龚在照顾妻子的同时,仍然在电脑上坚持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
  “石头与馒头”
  侯海峰是子项目“贵州省猪场—百兴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他给自己取了个有趣的网名,叫“石头与馒头”,他说,无论新老地质人,地质包里大概都离不开两样东西,那就是上山时装的馒头和下山时装的石头。“馒头与石头”是地质人的宝贝。取这个网名,也是时刻提醒、鞭策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尽职尽责,全力以赴。
  侯海峰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地质精神。就在项目进展刚刚有序时,他远在福建省莆田市的家里出了件大事,妻子与岳父同时生病住院,而且是分住在两家医院,年岁已高的岳母同时照顾着两个病人,还要管理他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体力不支,已接近崩塌的边缘。侯海峰多年来第一次请了年休假,准备从贵州赶回去陪伴照顾家人。但没想到,就在他千里迢迢到家的第3天晚上,项目组这边也出事了,一位同事心梗,被送进当地医院抢救。这突如其来的两件事,一下子将侯海峰推至两难境地——作为项目负责人,队友需要他,项目需要他;作为家里当下唯一的支柱,也离不开他。但当接到项目组的消息时,他还是没有犹豫,第一反应是马上回到项目上去。他咬紧牙关,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把妻子、儿子分别托付给亲戚朋友,岳父只好由岳母照顾。一切安排妥当,侯海峰又踏上了回贵州的路,前后在家只呆了4天时间。
  最佳助攻手
  吴继兵和陈旭是项目副负责人,是项目负责人李朗田的左膀右臂,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助攻手”。
  吴继兵参与项目日常管理,他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把二级项目的所有资料分门别类整理,熟记于心,只要你问,他就能对答如流,简直是个行走的“资料库”。他唯一的妹妹患病,长期住院,直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能顾上去搭把手。每每想到没有见到妹妹最后一面,吴继兵总是忍不住流下眼泪,内心的酸楚与愧疚,就像一颗没有解药的毒刺一样直刺心脏。
  陈旭参与项目技术管理,负责相关技术工作,很多报告、设计、方案均出自他之手,五加二、白加黑,是他工作的常态。他经常出差去各个子项目,无法兼顾家庭,很少有和女儿亲近的时间,错过了女儿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去上学,错过了太多女儿的成长瞬间,只能通过视频连线表达思念,辅导女儿作业。
  还有众多的参与者,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共同成就了这份沉甸甸的收获。龙鹏负责实施的子项目发现了三叠系下统石炮组含锰新层位,为滇黔桂找矿提供了新思路;刘虎负责实施的子项目,靶区验证几乎孔孔见矿,使湖南省优质锰矿资源量几乎翻了一番;刘东升负责的子项目设计、野外工作验收、成果报告,均达到了优秀;刘阳,这位地质学博士,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作为最佳学习研究途径,先后完成和发表了多篇论文;赵磊,新发现多处金、锑矿点,提交找矿靶区5处,预测资源量可观;刘殿蕊在某地区发现两处大型铌铁稀土矿产地,总结了玄武岩风化壳离子吸附稀土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为下一步稀土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
  这些平凡可爱的地质队员,不惧风雨、不畏艰难,攀爬于山头间,穿梭在密林中,在祖国的山川峻岭中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用智慧和汗水、执着与奉献,践行着冶金地质“提供资源保障、实现产业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书写着壮美的青春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