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人为峰
|
——记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公司陕西某金矿项目
|
2015年6月22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公司闫富机台在陕西凤县秦岭的大山中某金矿的井下400米处,成功完成设计孔深1000米的钻孔。该钻孔通过了甲方严格的检测验证,被评为优质孔,得到甲方陕西某金矿领导和矿山地质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机长闫富,用30多年的坚持,经历了钻探事业的一个时代,演绎了当代钻探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历程!干了20年钻探的老班长刘国林,从一名最普通的一线钻探工人干起,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野外单调的生活和寂寞,常年扎根在外,风里来,雨里去,度过了二十余个春夏秋冬。熟悉机台工作的90后班长闫雨,放弃了城市优越生活的诱惑,将自己的青春默默奉献给了钻探事业。班长马志刚,工作中任劳任怨,苦活累活抢着干,大家都风趣地称他为“急先锋”。长期的野外钻探工作,钻探人深刻地意识到,不管什么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不管遇上什么困难都要由人去克服的。自2014年7月12日进驻矿山以来,从开孔到终孔的日子里,机台全体员工用强烈的责任心和努力付出保证了顺利终孔。在每一次施工中,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了团队的整体力量和优势,克服了施工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用敢打敢拼的干劲,不断创造着可喜的成绩。
施工开始的时候,项目组认真研究摸索岩石结构,根据矿山岩脉走向判断出施工中容易发生跑角度、跑方位,凭借平时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常年累月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开孔前制定了科学细致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明确了在钻进前300米时,每天钻进不允许超25米,要根据岩芯结构调整钻机压力和钻头,根据孔深的变化及时减压钻进。施工中随着孔深的不断加大、钻机水泵负荷的增加,钻进至700米时又及时添加井内润滑剂,减小负荷。施工过程中,有时一班进尺仅一到两米,在这种情况下,班长容易出现急躁情绪,闫富机长见此情景,及时和班长沟通,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钻孔质量和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听到这些,大家的心情逐渐平和,又耐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每天早上六点,员工们在机长班长的带领下,吃过早饭、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雨鞋、报警器、空气检测仪,防尘口罩等装备,沿着崎岖的山路向1340井口进发,赶着和矿山的矿工们第一拨下井。大家一起穿过幽暗的巷道,乘坐升降机(俗称罐笼)下到井下400米最深的940中段,听似简单的一段路程,走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员工们乘坐升降机到达指定地点后,还要再顺着巷道向施工的洞室走。熟悉的巷道里,排风的局扇还在呼呼作响,巷道的空气中还夹杂着头晚放炮留下炸药的味道。越往里走空气越浑浊,空气湿度也越来越大,当走到洞室时,大家已是满头大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由于安全管理的需要,矿山井下没有220V的电压,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员工们只能自带暖水瓶,以便在中午泡方便面充饥,而且晚上要挺到很晚才能吃上晚饭。员工们就是这样的施工条件下,日复一日的工作。在钻机施工的940中段,因为井下工作的需要,每天晚上都要打眼放炮。爆破的工作面离员工施工的洞室直线距离仅100米远,虽然隔着厚厚的山体,但每次爆破时,员工们还是能强烈地感觉到冲击波的震撼,地动山摇,就像飓风突然来袭。员工们从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记得有一天,机长和接班的员工一起早下井,检查完机台工作后,走到940中段控制室等待升井,结果升降机坏了。老机长硬是从940中段竖井的梯子爬到了1340中段,400米啊,垂直距离400米,相当于130多层的摩天大楼。整个矿山岁数最大的人,以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赢得了矿山同行们的敬佩。年轻的班长和员工们受到了机长的精神的极大鼓舞,每当钻机出现故障时,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是刚下班就又跟着下井排除故障去了。记得有一次水泵曲轴轴瓦坏了,现场没有配料,机台一面和公司供应科联系,一面联系当地的兄弟钻探单位,下山买到配件后连夜组装修理,为生产的顺利进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钻机施工过程中,公司领导高度关注施工进度,时常提醒员工注意人身安全,井内安全,并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公司后勤工作人员也给了此项目极大的支持和配合。正是有了领导的殷殷嘱托,后勤强有力的保障,机台员工才能在施工中的信心与日俱增,团结协作。对我们项目组成员来说,井下1000米钻孔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草原、沙漠、戈壁、大山可以为我们作证,作为探索地下宝藏的钻探人,我们将以更崭新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大踏步地行走在钻探道路上,为钻探事业的辉煌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