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河北省博野县小苑村有个下乡干部叫“老刘”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8日  浏览次数:

打印

中国经济网保定9月26日讯(记者孙震 通讯员张旺辉 朱树学)9月24日,河北省博野县小苑村村里蔬菜大棚种植户季小差告诉媳妇:“弄点菜给‘老刘’他们送去”。他所说的这个“老刘”,就是中国冶金一局驻博野县小苑村工作组刘文军同志。今年2月,河北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强班子、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的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国冶金一局驻村工作组一行三人带着省委的嘱托,风尘仆仆来到博野县小苑村,放下行李就投身于驻村帮扶各项工作。6个多月来,他们踏遍村内大街小巷,走遍家家户户,了解群众的点点滴滴,从解决群众小事入手,把帮扶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刘文军同志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小苑村的群众都亲切的管他叫“老刘”。 

    “有困难,让我来” 

    工作组一进村,就发现在小苑村东西两端各自排着长长的队伍,群众带着大桶小罐在接水,一打听才知道,由于饮水管道沟挖的比较浅,冬季天冷自来水主管道被冻,群众只好在集中供水点拉水吃。水是生命之源!工作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下决定把解决群众吃水问题做为进村帮扶的首要任务。他们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筹资20万元对全村自来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在施工过程中,村内大戏台十字路口遇到了工程难题,为避免破坏路面影响群众出行,必须从地下穿过十几米宽的水泥地面。看到四位老师傅眼巴巴的发愁,工作组长鲁邦杰果断决定,这个难题由工作组解决。刘文军同志主动请缨“有困难,让我来。”他带了两个小伙子,钻到地下,连续挖掘四个小时,终于连通了地下管道,解决了施工难题。大伙儿动情地说:“老刘啊,你是真心为我们吃水着急啊,真是太感谢啦!” 

    “有危险,让我上” 

    在饮水管道改造期间的一个深夜,小苑村工作组被一阵巨雷声惊醒,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整个村庄都停电了!刘文军同志马上向工作组长鲁邦杰报告:“村东刚挖开的管道坑旁边一根电线杆存在安全隐患,在单位我是安全处副处长,在村里我也有责任保护村民的安全,让我上吧!”鲁邦杰组长一声令下:“要确保人身安全和全村供电安全!”刘文军同志迅速穿上“冲锋衣”,带着强光防雨手电冲进了瓢泼大雨中,经过几个小时的“浴雨奋战”,终于固定好了电线杆,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第二天早晨,村民来到大街上发现电线杆被木头支撑着,“毅然”挺立在风雨中,全村供电正常。大家都说:“这肯定是老刘干的,幸亏他把电线杆支撑好了,要不然肯定出大事儿了!” 

    “有收获,齐分享” 

    刚驻村时,工作组长鲁邦杰就要求:“我们既然到了农村,就要了解老百姓是怎么种地、怎么生产、怎么收获的,一定要了解群众的生活、了解农村的村情,当好一个‘村民’!” 

    为深入体验村民生活,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他们开辟了一块菜园,种上了黄瓜、丝瓜、西红柿、豆角、茄子、北瓜等作物。为保证这些庄稼更好地生长,刘文军同志虚心向村民学习种植之道,亲手用树棍和红丝带架起了小菜架,一幅“红带飘飘、绿色摇曳、满园清香”的田园景象格外引人注目。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小菜园收获颇丰。“有收获要齐分享,这样吃起来才是甜的”,刘文军说。他经常把收获的蔬菜送给左邻右舍,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村民们经常趁着他们外出的时候,“偷偷”把自家地里种的菜等放到他们的窗台上,体现了驻村工作组与村民的“鱼水情”。 

    刘文军同志还做过许多让大家感动的事儿,比如驻村后第一时间担任起一名五年级男孩儿的家教,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会慰问探望等。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一颗真心,工作组得到了小苑村群众的高度赞赏。大家都说:“老刘他们进村后,干了很多好事、实事,有大事有小事,有危险的有紧急的,他都冲在前面,我们都习惯叫他‘老刘’”。 

    编后: 

    读完这个稿子,我心受震憾。当互联网上围殴城管,围堵机关,围观置疑官员“秀”还在盛传之时,我真切地看到了官民之间亲切热络的场面,也明白了干群鱼水之情源于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真谛——干部下基层,就得朝着“老刘”努力。因为,这种称谓不仅是对干部亲和力的认可,还是对下基层工作的满意,更重要的是能不断转变整个社会对干群关系的认识。 

    被唤作“老刘”,从人际关系、日常交往的角度看,体现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融洽、感情笃厚。说明两者之间没有隔阂,心与心的距离很近。这是下基层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顺利推行的前提。从开展工作、谋事干事的角度看,体现了老百姓对干部所干工作的充分认可。说明开展下基层活动,帮助村里谋划经济发展、扶持群众增收致富、维护一方稳定和谐的思路是对的;而下基层干部卷起裤脚子、甩开光膀子、丢开官帽子、没有官架子的姿态和真心真意为村里着想、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事的行为也深深感化着每一名群众。这是干部下基层开展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如此“称呼”既能体现民众对干部的信任、干部对群众的亲和,又能让人产生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说明干部无论有多大官职,只要能体恤民情、亲近民意、关注民生,老百姓就会信任你、亲近你。由此可以看出开展“下基层”活动,不仅是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给予、局面上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拉近干群关系,成就鱼水之情,让整个社会对干群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实质性的转变。或许这就是开展下基层活动的最终目的。